如何正确操作使用GNSS位移监测站?
浏览次数:39发布日期:2025-08-06
GNSS位移监测站的核心依托全球导航卫星系统(GNSS),监测站由天线、接收机、数据处理单元等关键部件构成。天线负责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,这些信号涵盖卫星的轨道信息、时间基准以及卫星自身的状态参数等。
接收机对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进行处理,通过准确测量信号传播的时间差,依据距离计算公式,算出监测站与各卫星之间的距离。由于同时接收多颗卫星信号,便能构建起多个方程,进而解算出监测站的三维坐标(经度、纬度、高程)。随着时间推移,持续采集坐标数据,对比不同时刻的坐标,就能准确捕捉到监测点在各个方向上的位移变化量,无论是微小的毫米级蠕动还是明显的厘米级、分米级位移。
GNSS位移监测站的测定步骤:
1.选址规划: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和监测需求,选择适合设置GNSS位移监测站的位置,通常要选择在需要监测的地表或结构物附近、易受影响的区域以及潜在地质灾害风险区域等位置。同时要考虑地理环境、地质构造条件等因素,确保监测站点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。
2.仪器设备选择:挑选合适的GNSS位移监测设备,包括接收机、天线、数据采集系统等,确保设备具备高精度、可靠性和实时性,以满足监测要求。
3.建设设施布置:进行监测站点的场地准备工作,如平整、加固和安装支撑结构等,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对于太阳能供电系统,要考虑光伏太阳能板的安装位置、方位朝向和倾斜角度,避免遮挡物造成热斑效应和电流的木桶效应,一般光伏太阳能板应安装在正南方向左右,安装角度控制在西南方向20°之内,倾斜角度30°到45°为宜,具体情况可根据当地纬度确定。
4.设备安装调试:按照设备厂家的指导进行设备的安装,包括GNSS接收器、天线、数据采集系统等的安装,并进行校准和调试,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。在安装过程中,要注意天线高度,测量天线应确保在周围20米范围内,避免其他物体对信号接收的干扰;数传天线和lora天线的高度不应高于测量天线,且应尽量远离测量天线,以减少相互干扰。
5.确定坐标系和基准点:在安装设备前,需确定监测站点的坐标系和基准点,通常使用国际通用的坐标系系统,并选择相对稳定的基准点进行参考,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。
6.连接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:将GNSS接收器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,设置数据采集参数,如采样频率、数据存储方式等,并配置数据传输设备,选择合适的通信网络将数据传输至中心服务器或云端,以便实时采集监测数据并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。
7.数据处理与分析:建立数据处理系统,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,包括解算、位移计算、数据比对等,生成位移监测报告和曲线图,为后续的工程决策和风险评估提供支持。
8.监测站联网:如果需要多站联动监测,将各个监测站点联网,并确保数据传输畅通、数据同步准确。